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大学教育模式:“精英化”还是“大众化”?

http://shanghai.eol.cn/    新闻晨报  2012-02-0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提出我国大学教育模式应从先前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对于此种“转向论”,我认为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这种提法不科学。 “精英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并非相互对应的术语。精英对应平民,而大众对应小众;至于什么是“精英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则更难定义。其次,把大学过去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称为“精英化”教育也不甚妥当。最后,现在我国大学教育普及面越来越广,如果将此称为“大众化”教育,那么这种“大众化”教育也要不断培养出更多的精英来。

  过去我国的教育资源匮乏,能上大学的人不多,可称之为 “小众化”教育,但也造就了不少精英,为国家建设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大学扩招已经迅速地将过去的 “小众化”教育推向“大众化”教育。面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认为,目前不少大学在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并未充分地作好准备。 “转向论”的发生,大概是这种茫然状态的某种反映。

  “转向论”到底要向大学或社会传递什么理念?事实上,这种论调只是在描述我国大学扩招持续、校园延伸、学生自谋出路现状的基础上,告知大家改变传统“精英化”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如果将其理解成要改革过去受惠人数较少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无疑还是有益的;如果是以为现在搞“大众化”教育了,不再需要注重培养精英了,那就未必正确。

  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创新发展需要大量的精英,大学理应以此为己任。眼下不少大学搞起了学科和专业的重复建设,热门“扎堆”,其中不少几年后就可能“过剩”;还有些大学放低身段,削弱了全面的高素质教育,进行的是一种类职业培训。如此一来,很有可能使一些大学失去培养精英的肥沃土壤。

  大学应该强化培养精英特别是一流精英的环境和动力。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不仅敲击着我们的心灵,而且也在考问大学培养精英的环境和动力。无论是不是国家的一流大学或重点高校,培养精英是无数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毕生理想和实现方式,如果大环境和鼓励机制不给力,那就有可能影响不止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信念与抱负。

  坚持精英培养,还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如今,扩招之潮不光涌向本科、硕士层面,甚至到了博士层面。社会上时有抱怨,现在不少硕士的整体水平不如过去的学士,博士不如过去的硕士,这并非是无中生有、蓄意贬低。我们是该扪心自问了,失去了培养人才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我国大学培养出来的还是“精英”吗?

  总之,我国大学教育已摆脱了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入学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大学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不宜改变,应该大量培养国家急需的、出类拔萃的人才,成为“精英”涌现的摇篮。

  (作者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