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国内读研与出国留学读研四大PK

http://shanghai.eol.cn/    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大学生周刊》  2011-12-12    

  2012研究生考试越来越近,同时,也是申请留学的关键时候,有很多学子徘徊在考研与留学的十字路口,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这些纠结于考研和留学的莘莘学子们。
  按照近几年的考研趋势,有机构预估今年的考研学生总体大约可以达到一百六十万,录取比例不会超过35%,这样就意味着约一百万学生考研失败,不得不再次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方向。很多人说现在“海归”变成了“海待”,贬值过于严重,难道国内的研究生就没有贬值吗?现在国内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还是近几年本科急速扩招,读研读博的也多了,硕士文凭的含金量自然也会慢慢降温。这和十多年前本科生都是“象牙塔”下的骄子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十多年后博士也会没有太多的含金量,因为现在博士也早已开始批量生产了。从长远来看,用人单位现在会更加客观地看待需要招聘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再仅仅局限在一纸文凭上。
  PK1
  国内外读研的花费
  深造花费肯定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花费大小是很多人最终选择是否出国读研的关键因素。国内外读研的花费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在国内,从2006年3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到2008年56所设研究生院高校研招不再区分公费自费,目前的情况看来,以后自费将变得普遍,公费可能被奖学金替代。所以,在国内读研大多是需要交纳学费的。学费一般每年在6000元到10000元之间,除此之外,发表论文和收集研究资料也需要不小的开支,一般在三千元左右。
  出国读研,费用的确要更多一些,但是选择的留学国家不同,也有很多差别。其中有很多花费并没有比国内高很多。比如在马来西亚读研,一年花费仅仅在5万到6万元人民币,性价比相对来说很高。韩国一年的花费也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法国的公立学校3年花费则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其他一些国家则要多些,荷兰每年要13万元人民币,澳大利亚则要18万元人民币。英国和美国则被认为是最贵的国家,每年的花费要超过20万元人民币。
  不难看出,出国读研的花费的确要比国内读研高上很多,有的甚至能达到国内的数倍。
  PK2
  时间成本
  国内研究生大多是三年制,有个别院校是两年制或两年半。这两到三年内,课程大多只有一年半的设置,也就是说,有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闲置,很多人在这段时间内找工作,写论文,也有一些人则终日无所事事,荒废掉。
  国外研究生学制一般是一到两年,在这两年内课程设置很紧凑,内容也很丰富。
  PK3
  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难度大小
  在国内的考研跟高考类似,只不过考试分为笔试和复试。近些年来考研大军不断壮大,笔试的录取比例也逐渐变得悬殊。据统计,硕士研究生的全国录取人数在2010年达到46万人,报考人数则有140万人,录取率在30%左右。至于复试的录取率则很高,甚至有的学校基本上过了笔试就能上。
  在国外,读研一般是申请,只要具备本科学位都有申报资格。国外大学对申报者的本科成绩很关心,通常好一点的国外大学要求中国重点大学学生平均每科要达到80分。此外,他们对语言要求很高,英语系的要求有GRE、托福、雅思成绩。
  两者对比,看似中国考研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气势,可是对诸多学子们来说,这种模式更加习惯,也更加游刃有余。针对国外大学的要求,本科学习成绩基本相对容易达标,只是语言成绩有些难度,有很多人语言不合格,还得专门去读半年到一年预科,这一笔花费则不太划算。
  PK4
  在国内外读研后的竞争力
  竞争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学习好坏,终究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比一番。在国内研究生就业难,尤其是文科研究生就业屡遇瓶颈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相对于国内就业严峻的形势,国外读研归来的学子们情况的确要好一些。他们有两个选择,留在国外和回国。目前很多国家为了吸引人才都放宽了移民政策,留学生可以在国外工作,留下定居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想要回国就业,海归硕士自然含金量要高些,在就业市场也颇受优待,他们面向的企业多是一线大公司。尽管专业经验有限,语言仍是一大优势,从事一些对外贸易中的翻译工作也是很有优势的。由此不难看出,在国外读研的综合竞争力要稍微强一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