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请“圈外人”给语文老师讲语文 拓展教改思路
2012-04-09 09:09:00
作者: 文汇报

  “我高中毕业考大学,15个志愿填的都是物理系,但我一直对语文很感兴趣,这要归功于我的两位语文老师。”近日,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给来自杨浦区各校的语文老师讲起了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这是本学期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本色语文工作室”策划的教师培训课程——“圈外人谈语文”的第一课。把作家、编辑、教授请进门,让数学、物理、化学专业背景的教育专家来给语文老师“上课”,主办者希望不同的专业背景能带来思维碰撞,拓展语文老师的教改思路。

  “圈外人”眼里的语文老师

  张民生曾做过中学物理老师、教研员、大学教授,后又担任过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工作都与语文教学不沾边,但他却对语文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兴趣正是由他中学时代的两位语文老师点燃的。

  他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叫徐仁厚,有一次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当时的张民生有些小得意,因为自己早已看过全套《水浒传》。但徐老师冷不丁提了个问题:“鲁提辖三拳都打在了镇关西的什么地方?”他一下子懵了,回家赶紧翻书查找——第一拳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徐老师一点拨,我才注意到书中有这么多精彩的描写。”

  张民生的高中语文老师叫汪堃俊,操一口京片子,讲课绘声绘色。当时学《诗经》,学生都感觉枯燥乏味,但汪老师却有高招。“每次课,汪老师总是先让我们诵读,我们就像小和尚念经,突然汪老师会猛敲桌子,大声喊停,说一声‘千古名句!’我们顿时精神为之一振。我现在还记得这么多经典诗文,就是得益于汪老师的‘千古名句教学法’。”

  张民生口中两位语文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让当天前来听课的语文老师都感觉“很有意思”。

  “圈外人”对语文有独到见解

  让“圈外人”给语文老师讲语文,是“本色语文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杨先国去年底在复旦附中参加“黄玉峰语文教育研讨会”时突然萌发的想法。参加当天研讨活动的大部分是各校的语文老师,但让他印象最深的,却是几位“语文圈外人”的即席发言。张民生那天发言时,大段大段的古诗文张口就来,让在座的年轻老师自叹弗如。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德峰关于“母语是国人的精神底子”的表述,让在语文圈子里摸爬滚打30余年的杨先国眼前一亮:“语文圈内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一直不断,但很少有人从这一角度来思考母语教学。”他想,请一些非语文专业背景的“圈外人”来谈谈他们对语文的感悟、理解和建议,或许能给语文老师带来不一样的感悟。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改革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圈外人”对于教材、教学的质疑总能掀起媒体的轩然大波。对于语文,似乎人人都有发言权,“圈内人”杨先国觉得:“虽然有的言论有失偏颇,但确实也有不少切中了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

  “圈外人”语文功底不可小觑

  几经筛选,杨先国锁定了8位主讲人,除了张民生、王德峰,数学特级教师刘定一、化学特级教师孙元清、物理教师起家的特级校长张人利、唐调传人陈以鸿、知名作家叶辛、杂志编辑叶开等都在受邀之列。他们的共同点是语文底子特别好,都是在中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杨先国给他们“布置”的课题就是“谈谈你是怎样学语文的”和“你认为该怎样学语文”。杨先国说,“语文教学其实有非常优秀的传统,过去的教材、教学中有许多合理的成分。现在的教改不必完全创造,不妨回过头去看看。语文教学的出路恐怕就在回归传统、回归本色。”

  让杨先国大为欣慰的是,他与“圈外人”逐个商洽讲课事宜,这些大忙人没有一个托辞拒绝。

  唐调(一种由上海交大前校长唐文治先生创立的古诗文吟诵流派)传人陈以鸿已年届九十,但他郑重提出“三不”要求——不要专车接送、不要招待吃饭、不要讲课费用。老派文人的“执拗”让杨先国很是感动。陈老先生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长期从事科技类专业书籍的编辑和翻译工作,虽说是典型的“理工科出身”,但他文史功底深厚,是上海市楹联学会、灯谜协会的老前辈,现在仍在为“唐调”的传承不遗余力。他这次讲课主题初定为“传统文学失传堪虞”,文言文、古诗词、对联等与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而会写作诗钟、赋文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让老人不禁心忧,也想借此机会给语文老师们讲一讲。

  “语文老师的专业发展其实不只是教学技能的提高,而最根本、最迫切的是要提升自身的学养。”杨先国相信,这些“圈外人”本身深厚的文学功底一定会给语文老师带来震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