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沪高二生调查:同龄人三分之一中性化
2012-04-13 14:27:00
作者: 解放日报

  男女该不该有别专家观点有分歧

  ■缺乏性别认同 影响人格健全

  市教科院研究员吴增强认为,性别认同是一个人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这种认同可能会影响人格的健全成长,对今后的社会交往产生消极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到四五岁,孩子好奇心越来越强,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男女有别”,科学引导。

  □兼具两性优势 生存能力更强

  也有社会学专家认为,中性化是社会中男女两性角色发展的趋势,兼有男性和女性特征优势的人比较独立、灵活,易被社会接纳,生存能力更强。但过度中性化需谨防,“特别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时期,不能产生性别错位,否则将不利于今后就业、择偶等。”

  在中学校园,随处可见戴鸭舌帽、穿牛仔裤、留男生头的女生,而照镜子、护肤、经常梳理头发却变成一些男生的爱好,中性化时代真的来临了吗?卢湾高级中学高二学生王怡青历时4个月,调查研究高中生中性化现象,结果显示,有中性化倾向的学生比例达33%。这项调查获第2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王怡青参照学者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选取本市包括重点、普通、职业高中三类四所学校的1400多名学生为调查样本。与2000年一项同类研究调查数据相比,本市高中生的中性化比例呈上升趋势。

  在王怡青看来,电视选秀节目和日韩文娱作品的影响使中性风刮进校园。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性别角色规范是通过模仿、强化、观察学习等逐渐形成。

  王怡青说,国内外知名高校都开设了性别角色课程,但开设此类课程的中学并不多。她建议,可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课、青春期专题教育等形式,开设性别角色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尝试增加双性化人格教育内容,王怡青说:“男女性格上优点相融是可取的,但是女生温婉的传统特性不能丢,男生也不能少了阳刚之气。”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