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上海:推行电子书包为何只做不说
2013-04-19 08:59:00
作者: 中国教育报

  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以“信息化助推教育转型”为主题,首次面向社会展示3年前开始在不同区县学校推行的智能教育(俗称电子书包)项目,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反对与支持的声音一样大

  电子书包是智能教育的形象化说法,中小学借助于平板电脑、上网本等便携式电子终端设备,进行授课、实验、作业、考试、游戏等各种教学活动。从2010年开始,上海陆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电子书包项目。比如——

  虹口区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电子书包项目的全国首个试点区。2010年11月,共有18个学校引进电子书包,涉及学生4000多人;

  2011年秋,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把平板电脑引入课堂,用于四年级数学教学;

  2013年春,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全校656名学生、60多位教师,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覆盖全部年级的所有课程。

  上海市教委对待电子书包项目的整体态度却是只做不说,一直没有面向社会进行过像样规模的推介。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说:“社会上争议太多了,反对的声音与支持的声音一样大,基本是一半对一半,但我们认准了必须做,所以只好悄悄地做,不愿多说。”

  反对的理由五花八门:如果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买不起电子设备,会不会在学习中处于劣势?长时间使用平板电脑,会不会损害视力?孩子沉溺于游戏,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学生在电子设备上完成学习过程,书写汉字的水平是否会退化?教师会不会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丧失主动性和独立性?等等。

  “大多数人的质疑还停留在三五年前的水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信息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倪闽景说。

  用惯马车不能嘲笑蒸汽机车

  在上海市教委的整体思路中,推行电子书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经济负担、视力、游戏、书写等都是阶段性的问题,可以在教学阶段中逐渐探索克服,而不是因噎废食。在社会信息化潮流滚滚涌来时,教育不能选择躲闪逃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