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评复旦投毒案:高校生命教育缺位值得深思
2013-04-22 13:11:00
作者: 中国新闻网

  美国《侨报》20日发表评论称,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19日终于有了初步结果。因琐事杀人者,其自身心理问题是主因。但高校的责任、教育的责任,难以推诿。一味地在校园建设和学术事务上争先,却忽视了教育首先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人”。生命教育的缺位,可见一斑。

  文章摘编如下:

  复旦大学投毒案19日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上海市公安局宣布,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方提请逮捕嫌疑人林某。追溯近年来的高校恶性案件,多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

  鲜活的生命,在这些中国一流高校的高材生眼中,竟如此不值一文,以至于轻率地重复着童年时往小伙伴水壶里滴墨水、互相扔石子的恶作剧。只不过这一次,墨水、石子被换成了剧毒化学品和凶器。生命教育的缺位,可见一斑。

  诚然,因琐事杀人者,其自身心理问题是主因。但高校的责任、教育的责任,难以推诿。一味地在校园建设和学术事务上争先,却忽视了教育首先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人”,而不是流水化地生产社会工具。

  在毒物管理上,校方就更加难辞其咎。复旦投毒案中的N-二甲基亚硝胺和北大投毒案中的铊盐,都属于剧毒化学品,但学生却能轻而易举地从实验室带出,用来投毒。1994、1995年清华大学学生朱令中铊毒,同宿舍学生孙某被怀疑投毒,孙某哥哥为证明铊盐管理疏漏,曾携录像机进入清华实验室,带出剧毒化学品,全程录像,未遇拦阻……

  近20年过去了,几近植物人的朱令艰难度日,她的悲剧依然不断地重复,高校却似乎并未吸取教训。它没有给予那些因琐事产生心理障碍的人疏导渠道,但却敞开实验室让他们轻易取得犯案的凶器,默认了学生比社会人员有着更高的自律性。高校把安全的希望寄托在本就难测的人性之上,却没有成型的制度来约束。一条条生命,就在这种如履薄冰的侥幸中凋零。

  朱令案已成为悬案,如今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复旦投毒案真相大白。高校的教育,对此负有多少责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