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沪高校15万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成功收尾
2013-09-25 15:10:00
作者: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liangwei/2013/09/25/567447.html#content

  9月中旬,由上海团市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学联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答辩决赛在同济大学成功举行,这标志着2013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完美落下帷幕。

  今年暑期,54所上海高校的15万学子组成了近千个社会调研团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他们高举着“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的旗帜,或面向全国举行“三下乡”活动,为各兄弟省市进行服务;或联合上海市各委办局展开城市课题调研,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两个多月来,这些青年学子在祖国大地上尽情挥洒着汗水与青春,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最扎实的行动,满载着激情与智慧走进了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并用睿智的闪光与个性的张扬,填满了自己生命中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推进“三下乡”,青春助力“中国梦”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重要板块,今年的“三下乡”活动吸引了全市高校近百支学生团队的参与。年轻学子们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先后深入全国各个省市的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为当地百姓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服务实践活动。

  通过前期基层需求的调研,活动确立了基层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帮扶、文化宣传、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城镇信息化建设专项调查,以及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调查等八大方向,当这些学生团队真正走出上海,来到青海、吉林、四川、甘肃、云南、河南、黑龙江、贵州、西藏、新疆等地后,立即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就当地的经济、医疗、教育、生态等现状展开调研,以帮助当地人民切实解决问题。

  无论是复旦大学TECC教师暑期学院组建的“教育帮扶实践服务团”远赴青海为当地中小学教师进行英语和计算机的技能培训;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组建的“科技支农实践服务团”来到吉林、湖北、安徽、山东等地了解生产生态、经济利益、食品安全等基本情况,并为家庭农场的布局、发展等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无论是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生态环保实践服务团”赴四川走访化工企业、化学公司,调研化工产业现状,研究节能生态环保转型;还是第二军医大学组建“医疗卫生实践服务团”赴湖南凤凰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防治宣传及基本的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并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培训医务人员,协助建设乡村医疗站……学生们走出了课堂和学校,走出了家庭和原本生活的城市,他们在书本理论知识之外,找到了另一个崭新的天地,来彰显自身的价值;而暑期实践活动就像一根纽带,将这些年轻的学生与现实生活,与基层百姓,与整个国家紧密联系了起来。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史系、政治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外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近30名师生组成的“岗拉梅朵”支教队,今年已经是第三年远赴西藏山南地区进行小学支教活动了。在7月8日到7月20日的十多天时间里,队员们以“雪域高原铸师魂,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进行教育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不仅给西藏山南地区偏远小学的孩子们带去了充足的物资,更是通过精心策划与准备,给孩子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形式多样的课程。

  在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和扎囊县的两所小学,队员们以“四个一”为主题进行了支教活动,不仅为当地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进行了一场以中国梦、民族梦为主题的演讲,还举办了一场以小学为文化生活高地,辐射周围村庄村民的文化汇演,甚至还进行了每天一场的教育类电影展映。在课堂上,队员们与当地的孩子们畅谈了中国梦、民族梦,并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梦想,支教队中的不少免费师范生还借此机会第一次站上了讲台,体验了教学的艰辛和乐趣;在演讲比赛上,队员们通过教孩子们讲汉语来提升他们的汉语表达水平,在树立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民族观的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在以当地的孩子为中心的文娱舞会上,歌舞、小品、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连续上演,队员们和孩子们一起组成的表演组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娱生活,也让孩子和村民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除了站上讲台外,今年华东师大的这支团队还前往了拉萨北京中学,与教师们进行座谈。该校的多位高级教师分别与支教队员们就目前西藏拉萨的教育情况、班级管理、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各个学科教研组的教师们随后也与支教队员们进行了单独的经验沟通。这些同行业、跨地域的对话令队员们受益匪浅,不少队员第一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到了上海以外地区的教育水平和质量,这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生涯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1-01-22 09:54
中国青年报 2021-01-21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