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5年上海高考试卷评析
2015-06-10 15:14:00
上海招考热线
作者:

科学反映考生能力思辨写作有新特点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卷评析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原则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命题的准确性和测量的科学性,体现二期课改理念,切实做到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语文教学实际。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文本材料在高度契合测量目标的同时,保证材料的普适性,让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心理上做到自然、公平接受,同时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体现出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还能够紧密贴近考生现代生活,比如第一篇现代文《地图与理论模型》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科学家研究世界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说明对象具有虚构和理性的特点,不过作者通过地图这一人人熟悉的“模型”来类比说明,虚构变成具体,理性落于感性,达到了清晰明白、平易近人的说明效果。这一文本有利于提高现代都市人的科技素养,与考生现在及将来的学习生活一致,也与高考“是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的考试性质相一致。古诗文阅读的选文注重文本测试的适切性,力避偏、难、怪,同时注重民族文化,体现核心价值,注重对传统文化中美的挖掘。

  二、阅读试题的编制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需要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试题编制需要科学严谨,试题的题干指向和试题考查的能力需清晰明确。今年试题设计注重文体特征,落实整体阅读,题干表述的答题要求有利于考生从提供的角度理解文本,将思维聚焦于具体的内容和问题,测量的目标明晰,如试题:“作为说明文,本文的语言除严谨准确外还有其他特点,请举例分析。”在题干中点明本文“作为说明文”的“严谨准确”的特点,既是从文体角度给考生提供切入点,同时是从语言特点角度给考生提供分析“其他特点”的起点和参照,考生面对这样的试题不会无从下手,其答题在清晰、准确的指示下,给出的答案更能确实反映考生在“分析文章写作上的特点”这一测量目标上的能力,如果再通过准确地评分,考生在这一能力上的表现就能以分数的形式准确呈现,考试目标也能得以实现。

  本次命题尤其注重对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使阅读的测试更加贴近真实阅读的实际需要和感受。文本二文学作品的阅读,减少了一道试题,更加突出对叙事性文本整体阅读的要求,设计的试题分别指向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变化等,正与叙事性文本的文体特征紧密相关。本试卷继续编制评分量表,有利于阅卷的操作和评分的准确。

  三、作文试题的设计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年来已形成的注重思辨的风格,也有新的特点。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坚硬”和“柔软”可以激发考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对它们做出个性化的理解。第二句既沿袭了前几年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又有所不同。第一,“和谐的自我”对个性化的理解起到收敛、约束作用;第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第三,“如何对待”不仅关乎“知”,更关乎“行”,考生必须思考自己选取的方式、方法与“和谐的自我”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谐的自我”不仅引导考生思考个人的修养,更引导考生意识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构建自我意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

  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很强的契合性。材料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一方面,它上承了传统文化中刚柔相济、反躬自律、知行合一等精神;另一方面,它顺接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考生即将开始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正处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处在文化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对考题的思考不仅能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而且还有利于他们的人格成长和后继学习。

贴近实际应用鼓励创新思维

——2015年上海高考数学卷评析

  201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的设计,着重考查考生在高中的数学学习情况,既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少数试题又有些难度,使试卷具备选拔功能,为高校录取新生提供依据。

  一、试题贴近实际应用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而又自成体系的学科。有些同学在多年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养成了从题目到题目的习惯,遇到题目就“模式化”。对此,今年试卷更贴合实际,设计了较多的应用题和有实际背景的客观题,这些题目的难度不大,非常贴近实际问题,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运用能力。同时,设计原创性试题,在掌握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考生探究与创新能力。

  二、解题有一定的思维量

  今年的数学试卷,解答篇幅不长,但有一定的思维量,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考查考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有些试题突出基本方法,有些试题体现知识点的融合,有些试题涉及概念本质,有些试题具有生活背景。试卷的总体难度不大,对于有难度的考题都有引导性的问题作为铺垫,以期减少考生的畏难情绪,发挥出考生的水平。

  三、鼓励考生勇于尝试

  对于难度较大的最后一道证明题,评分标准有所变化。以往试卷评分是按考生可以做到哪一步来评分的,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证明题,不少考生即使有些想法,也不易于完成其中任何一步,因而无法得分,容易造成考生望“分”兴叹,踟蹰不前,但是研究新问题总是从试探开始的。对于年轻学子,更要遇事积极思考,有想法就敢于尝试。基于此,最后一道证明题的评分标准,不再以达到哪一步为标准,而是依据考生的论述所反映的想法的合理程度来评分。同时,在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面对新问题时,勇于尝试,失败不等于失分。那些“知难而退”的所谓考试技巧,并不适应于有思想的同学,变“不知”为“可知”总是在试探中完成的。

注重语言应用考核交际能力

——2015年上海高考英语卷评析

  2015年上海高考英语试卷在考查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适应语言测试的潮流,也注重考核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通过丰富的考核内容,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发挥的平台。全卷视野开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一、试卷题材广泛、内容新颖、语言地道

  2015年高考英语卷在选材方面力求既有传承,亦有创新。首先,试卷延续了近年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涉及的主题包括社会交往、工作环境、科技进步、历史文化符号、商务领导力培训等等,使擅长于阅读不同题材的考生均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其次,试卷语篇体裁多样,包括对话、调查报告、新闻报道、影评、论文等,既能全面测试考生的语言能力,又在难度方面保持合理梯度。再次,所有语篇均取材于原版教材、书报,不仅语言地道,且尽可能还原英美国家的真实场景,使考试所用语言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用语相一致,最大程度保证测试的公平性与客观性。

  二、试卷注重能力考核,顺应语言教学趋势

  本次英语卷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思维能力,要求指向明确,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1.语法:为了充分体现语法知识的语用功能,全面了解考生活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在坚持“基础、常见、实用”的原则上,着重考查考生语法知识在语境中的应用。此举旨在避免机械、孤立的考核方式可能带来的弊端,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2.词汇:除了考核学生基本掌握词汇的词义、词性外,今年的考题也考核了兼类词的灵活运用以及词汇在语境中的词性变化,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关注一词多义,利用真实语境进行教学。

  3.阅读:除了考核学生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以及上下文内容推断外,今年的阅读语篇题材和体裁均有创新。其中“雪人”曾是历史上的文化符号,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经典素材,内容真实、新颖,开拓学生眼界。影评语篇则继续注重真实生活中的英语实用性,有利于引导教师平时适当选用各种英语题材进行阅读教学,同时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

  4.简答题:除了考核学生对基本信息的获取能力外,今年的考题继续注重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归纳、表述等能力。

  5.汉译英:除了常规考查学生的基本翻译能力之外,如单词拼写、词汇搭配、句型运用等要素外,今年的考题侧重关注中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的习惯表达、尤其是中英文表达上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引导教师平时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训练的同时,注重汉英表达差异,使英语表达更地道。

  6.写作:除了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准确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外,今年的写作主题不仅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且给予考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让考生有话可写,表达空间更大。

  三、试卷讲求思想性、实用性

  本次试卷从思想性角度,通过“身残志坚、勇攀高峰”的对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故事等,弘扬高尚的精神情怀。从实用角度而言,本次高考英语卷希望通过测试的导向作用让学生明确语言学习同样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并最终有益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为此,试卷中出现了诸多“新”词汇,包括最新列入词汇手册的单词以及一些报章杂志中经常提到的高频词,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学术英语阅读的形态,体现高考的选拔作用。此外,试卷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包括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指明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而真正完成从“考什么教什么”到“教什么考什么”的转变。

贯彻立德树人优化试题设计

——2015年上海高考政治卷评析

  2015年上海高考政治试卷以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牢固把握今年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主题,增强考试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加强考查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全面落实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主题

  今年高考政治卷命题的核心是“一点四面”,即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

  试题设计把握了文化传播润物无声的特点,在两个方面落实主题,一围绕主题,挖掘真实性强、内容具体的情境材料;二通过设问引导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政治、经济和哲学等领域试题,旨在引导考生正确理解“我国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等学科基本知识;建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二、着重考查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在保持分值权重不变的前提下,加深了对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中体现基础性与综合性有机结合。

  1.在诊断影响因素中考查学科思维精确性

  思维精确性决定了考生解决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对社会现象作出预测。思维达到的精确水平标志学科理性判断能力的程度。今年第31题“作为居(村)委会,调动居(村)民参与自治积极性的关键有哪些?”、第33题“根据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常识,预测2015-2020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并分别列举一个最主要的预测依据”等,其命题立意就在于能够运用学科知识精确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或社会现象的影响因素,并加以区分主次。

  真实世界中任何现象的产生,都可能是综合因素的结果,考查思维精确性旨在纠正社会科学领域考生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缺乏理据的思维习惯。

  2.在理论论证中考查学科思维完整性

  理论论证包括论证层次和每个层次内部的因果论证等两个方面。第34题试题援引评论家观点:“京剧要传承,必须通过‘戏引人’,以戏争取票房;‘人抬戏’,以票房支持戏。”要求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评价这位评论家的论述是否完整地论证了他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第32题要求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党为什么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些试题正是考查考生在理论论证中学科思维的完整性。

  一般认为,只有论述题可以考查论证层次的完整性。事实上,这是学科的基本能力,无论是社会生活中还是学术环境中,能够直接进行因果论证的情况并不常见,而学科思维的完整性恰恰是学会独立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3.在选项设计中将哲学融于试题材料叙述语境

  今年部分哲学试题的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都不再直接以哲学知识呈现,而是将哲学基本概念、原理与试题材料叙述语境相结合,加以重新表述。其内容主体、客体等要素都是具体的,与语境相符,而关键词“和/或”句式则是哲学的,也就是说选项表述与哲学知识特征相符,但不是哲学知识本身。

  这种选项设计的积极意义在于:(1)丰富和提升哲学选择题考查的学科能力。在选项设计中将哲学融于试题叙述材料语境,考查的能力主要集中在运用哲学知识说明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哲学知识推断社会现象发展趋势或可能结果,运用哲学知识归纳材料所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运用哲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运用哲学知识评价社会现象等,这些能力都是进行大学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2)引导考生学会哲学思考。同样是运用哲学知识认知社会现象,将哲学融于试题叙述材料语境,为考生创设的是哲学思考的情景,融于试题情景就是融于生活,这种考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知识与生活分离的问题,也相应地提高了能力要求。

  三、探索在分析评分中融入整体评价

  从试题构成角度看,评分是实现命题意图、决定试题有效性的关键。为响应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改进评分方式,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求,今年力求通过完善评分量表,进一步解决分析评分中的整体感缺失问题。

  分析评分法是对认知过程中的各个行为特征分别进行评分的方法,优点是考试结果可用于诊断考生能力表现,帮助教师与学生调整、增益教与学。然而,各评分项独立评分带来的问题是行为特征的孤立化,对考生缺乏整体评价,也带来了投机的应试行为,使得考生能力发展背离了初衷。为此,今年探索通过建立评分项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而增加评价结果的整体感。如第33题着眼于试题内在因果联系,同时观察两个能力,避免机械割裂彼此。第34题立足于观察考生的完整评价过程,促使考生掌握学科评价能力的元认知。

关注“全球视野”与“中国情怀”

——2015年上海高考历史卷评析

  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一直致力贯彻“三个有利于”的指导精神,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着力引导中学历史素养的培养,凸显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今年在坚持历年命题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如下理念:高考历史试卷不仅担负着选拔人才的任务,同样担负着引导正确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重要功能。因此,今年历史试卷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倡导看待历史的“全球视野”

  在中学历史学习中,采用什么样的“视野”来看待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站在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中,才能对历史达成整体性的理解和反思。因此,今年试题中特别突出从“全球视野”理解历史,引导学生形成“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例如,从历史方法上来看,第13题指出了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就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从对史实的理解上来看,第28题暗喻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文明的破坏以及深刻反思的必要性;在历史观上,第40题更是直指西方近代形成的以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为中心的进化历史观的局限性,希望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来重看和重构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历史,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人类共同体意识,为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新的论述基点。

  二、树立牢固的“中国情怀”

  采用国际化的视野,是为了更好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加深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今年命题的重中之重,其中包括: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绵长和自成一体(第1题);儒家的礼乐制度对规范“和而不同”社会秩序的功能(第32题);中国传统中独具智慧的中央和地方管理体制(第4题、第33题);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在古代的民族交往中(第8题、题39题),也体现在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中。特别是非选择题第39题,摒除了西方汉学家对于丝绸之路较为简单和狭隘的理解,尝试从中国眼光、中国立场来为丝绸之路的大历史建立坐标。

  三、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命题特别希望通过历史追溯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引领。例如对于世界各地法律实践的考查(第3题、第15题、第16题、第27题);对于爱国主义的引导(第12题、第20题、第26题);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第25题)等。

  四、贯通历史知识

  历史学习贵在“贯通”。今年试题继续引导学生做到“三通”,即“古今打通”、“中外打通”、“文史哲打通”。例如第38题,通过“霸权兴衰”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回顾20世纪英国的世界霸权渐渐走向衰落,美国则一步步上升至执世界之牛耳地位的历史,希望从两国地位升降的历史过程的考察来引导学生全面地理解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第40题从时间上讲,上涉周秦、下到近代和当下;从空间上说,源自古老中国,延伸到整个现代世界,从中颇能体现历史的纵深感和广阔性。

  五、书写“活的”历史

  历史不是死的知识的堆积,而是过去与现在的一场不间断的对话,这种对话离不开对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历史维度的思考。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命题没有回避这些热点,引导学生通过“再现历史”的方法,感受历史,体会胜利和成绩的来之不易;通过回顾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理解今天的“一带一路”宏伟战略具有现实的意义。此外,非选择题第36题,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反思雅典民主政治,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六、加强对于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试题,进一步明确了时空意识是历史思维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加强了对历史方法的考查,特别是历史学所特有的对史料处理的方法。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史料为基础,强调史料的来源与准确性,做到“论从史出”、“言必有据”。今年第39题,用整整一个大题的篇幅,以全新的情景、全新的方式考查了历史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两重证据法”。一方面,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历史学习的“证据意识”。

突出上海特色加强能力考查

——2015年上海高考地理卷评析

  2015年上海高考地理试卷,本着有利于为高等院校选拔合格人才、有利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三有利”原则,凸显地理学科特点与核心素养,从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与地理思维等三大测量目标,全面考查学生的地理认知水平。今年的试卷“稳中出新,稳中求进”,与往年相比难度持平。试题多为新颖鲜活的原创题,素材大多来自新闻媒体、学术书刊等。试卷内容覆盖面广,其中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比重分别约占一半。纵观整张试卷,体现了两大特点:

  一、突出上海本土特色

  学习地理要注意联系实际,关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尤其要关心身边的生态、环境、资源、灾害等地理问题。今年地理高考试题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对考生进行本土地理的考查,涉及考题在30道选择题中有9题,在6道综合分析题中有1题,考分共计34分,占全卷的23%之多,内容涉及上海科技、商业、人口、城市化、产业调整以及台风天气等多方面。例如,有一题根据“上海科研人员成功设计低成本咸水淡化装置,为‘一带一路’战略做贡献”的新闻素材而命制的试题,将时事热点与“中亚、西亚干旱区”的考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阅读上海人口增长统计图,考查学生对上海人口发展的认识,同时要求推测人口新政实施对上海可能产生的影响;上海产业调整与积极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考题,要求考生联系上海的区位条件与大力发展科创中心的新形势来回答问题,体现了“突出上海本土特色”的试卷风格。

  二、加强地理能力考查

  今年的地理高考命题从地理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出发,着重考查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成因诠释能力、区域综合能力、地图阅读能力与人地关系的评价能力。

  空间认知能力是地理的基本能力。试卷中有些考题没有给出地图,需要依靠学生头脑中的“心理地图”来完成答题,如“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的选择题,是无图考图的题目,体现了对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的考查。

  地图阅读能力是地理信息获得与处理的能力。例如“新西兰”一题,如果从知识内容的角度考虑不应该列入考试范围,因为该国地理概况不是必学内容,但从能力的角度同样能考查学生。该题提供的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通过阅读其纬度、国土形状、河流分布等信息,可以分析出,新西兰为南太平洋岛国,终年温和多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还能从中推测出,该国能源以地热能、水能、风能为主,这是因为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断裂多,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地热能丰富;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国土狭长,中部为山脉,河流多向东西两侧流入海洋,河流短,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多数国土位于西风带,风力较大,因此风能资源丰富。该题能够有效考出学生在阅读地图能力上的差异。

  成因诠释能力是运用原理解释地理问题的能力。“法国罗讷河”一题包括了对若干地理成因的考查,即罗讷河上游洪峰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该河出现春汛与夏末枯水期的原因,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原因。解答这些原因,需要运用相应的径流调节、河水补给、地中海气候特征、河流生态保护、能源消费结构等地理原理,学生在答题中能够反映出对地理原理的掌握状况和对地理成因的诠释能力。

  区域综合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思维能力。近几年来,每年地理试卷均有一道区域综合分析题,它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对一个区域的整体把握、因素联系、综合思维的能力。今年试卷中“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一题,要求学生在综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且从人地关联的角度分析其对人文环境的影响。该题对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时还需要较高的地理表达能力。该题的评分采取等级评分法,能够较好地体现地理学习水平的区分度。

紧扣科技前沿考查应用能力

——2015年上海高考物理卷评析

  2015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的结构与去年相同,全卷试题数为33题,阅读量与去年基本相同,计算量则略有减少,在难度上有较好的梯度分布。

  试卷注重对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视对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卷对知识点的覆盖分布合理,其中牛顿运动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气体实验定律、功和能等高中物理教学核心内容在试卷中占有相应的比例。

  试卷强调联系社会、德育渗透,紧扣科技发展的最新前沿,如我国首家、全球第三家质子重离子医院在沪正式投入运营。这一尖端科技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也在试卷中有所体现。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前沿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试卷力图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在努力传递“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物理本身的理解”这一信息的同时,体现物理知识的学有所用。

  整卷强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运用,对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的不同认知层次的考查比例恰当,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均与考试的性质、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一些试题在设问、考查角度等方面均注意了逐步深入和提高,从而使试题能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试题依据教材内容、紧扣课程标准,其目的是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对教材予以充分的关注,而非以练代学。

  今年上海物理高考试卷在考查学生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试卷力图体现二期课改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试题中的渗透。在加强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4、20、25题考查了根据物理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第2、8、11、17题考查了根据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第25、31、33题考查了对物理过程中的多种可能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正确判断结果的能力。

  在物理实验能力以及基本技能的考查方面,试卷以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为基础,设计了与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相关的试题,并在基本实验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实验题的设计旨在考查学生观察现象、实际操作、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改进实验操作、定性分析简单实验误差等基本实验技能。

强化基础联系实际注重能力

——2015年上海高考化学卷评析

  201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等角度出发,紧扣课程标准及考试手册,重视教材,注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强化对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总题量较去年略有减少,题干表述更简洁,应答设问指向更明确。

  一、注重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综合考查

  今年试卷的考查内容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突出知识的基础性,注重知识的综合考查,比如第五大题把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知识通过氯碱工业及应用联系起来;第八、九大题有机化学以官能团性质以及官能团之间的转化规律为主线,着重考查反应类型、反应条件、结构简式、有机物命名、同分异构、有机合成路线以及官能团性质的比较等有机化学核心知识。

  同时,试题设计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建立起一类问题解决的模型与方法,比如第17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知识,需要学生根据题设条件对溶液性质进行分类综合判断;第20题考查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需要学生结合“速率—时间”图像进行逐一分析,这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大有帮助。

  二、注重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

  今年试卷选材与实际生活结合多,注重突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正面宣传化学,彰显绿色化学理念。考试中遇到的元素中文名称的确定、一卤代烃的制备、白云石生产钙镁系列产品、用于果蔬保鲜等的过氧化钙等素材,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学科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护世界的有力武器,有力彰显化学学科内涵以及学科的育人价值。

  依据这些素材设计的试题,还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考试对高等学校选拔合格人才以及引导中学化学教学的双重作用。

  三、强化学科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考查

  今年试卷主要以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能力、方案设计能力为取向,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24题要求学生分析碳化温度偏高、偏低对碳化反应的影响;第28题分析离子交换膜的作用;第33题要求分析制备过氧化钙过程中为何采用氢氧化钙过量的原因等,通过这些分析评价对提升学生的质疑精神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第36题要求学生列举用重量法测定过氧化钙质量分数所需要的实验数据;第40题要求根据所给定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证实对教材有关反应的质疑,有一定的开放性,可有效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相关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考查都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化学语言表述相关问题,有效检测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

关注前沿研究成果合理划分层次差异

——2015年上海高考生命科学卷评析

  2015年上海高考生命科学试卷的特点是:强化考查和评价考生建立在学科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创新思维能力;强化与社会实践和生命科学新进展的密切关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强化“教、学、考”三位一体之间的平衡,制约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的影响。

  今年试卷的命题旨在通过以下方面求得有益的进展:

  一、强调情景材料的选择,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新鲜背景

  今年试题的材料多选自前沿的研究成果,又紧密贴合教材内容,以材料的科学性与新颖性为出发点,注重将最新的生命科学研究渗透在测量目标之中。让考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侧重于通过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从而将已知的知识与新获取的知识融为一体。同时通过试题情境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来减弱考生的应试紧张感,为考生正常发挥水平创造条件。

  二、考核教材的主干知识,均衡把握知识点的分布

  今年试卷内容的选择覆盖了教材的主干知识,命题严格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分布,所有的考核内容都与高中教学实际密切联系。在强调试题原创性的基础上,做到有出处、不超纲、有梯度、便于思考。

  三、紧扣测量目标,侧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的编制与测量目标的设定保持一致,继续立足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强调科学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训练,竭力引导中学教学去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对基本概念的准确剖析、增强信息获取及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多让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命科学的本质,体会生命科学的学科乐趣,而不是盲目地在题海中纯粹记忆,枯燥强化。

  四、准确评价,合理划分学生的层次差异

  试卷的多种题型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考查反映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程度,而阅卷评分中多处采用了等级评分,这种分层评分更看重考生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生命科学思维表达能力,因而等级评分能有效地选择出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将具有良好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与死记硬背的学生区分开来,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原标题:2015高考试卷评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101070857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