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在上海博物馆举行
2015-09-11 10:48:00
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

  我国博物馆建设正迎来新的高潮。截至目前,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到4165座,几乎每一天至两天,就会有一座新馆诞生。然而,目前我国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每年接待观众的总数约6亿人次,也就是说,每位国民平均每两到三年才走进一次博物馆,而一些欧美国家的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

  怎样做才能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昨天,上海博物馆以“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为题举办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博物馆“掌门人”现场支招。

  博物馆不是艺术品仓库

  “目前全国至少有六七个城市提出要建博物馆之城,也有人说在三至五年内要打造100座博物馆,这种做法是很不可思议的,博物馆要有量的扩张,更要讲究质的提升。”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在早期概念里,博物馆是为了馆藏而生,最主要的任务是维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但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博物馆面对的环境已不再单一,建博物馆绝不是盖艺术品仓库。现在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有些博物馆在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上是不大注重科学性的。单以馆舍设计为例,有些地方只求造型、外观上的新奇,忽略了功能性,把博物馆建设作为一项工程,而没有作为一种文化来对待,建设期间也从不邀请博物馆人参与。等到博物馆造好后,才发现陈列方式、参观路线等各方面都有缺陷,甚至连文物保存都存在安全隐患。

  “一个得体的博物馆,应该是一个长存于世的典范,能给人们一种文化的感受,它不仅是一个高雅的殿堂,更应该是城市的客厅,人民生活中的一片文化绿洲。”单霁翔说,除了硬件设施,博物馆还需要强大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然而,他在考察了一些博物馆后发现,很多馆现在依然基本不具备学术研究的能力。“从水下出土了几十年的漆器至今仍然泡在水中,没有进行脱水处理,眼见着腐化,更别提展览给公众看了。”单霁翔说。

  文物不能仅封闭在馆舍之内

  京都国立博物馆馆长佐佐木丞平认为,与以往相比,如今的博物馆观众更加多元,他们眼界更宽,年轻面孔也越来越多,这给博物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博物馆不能把自己封闭在馆舍之内,而应该走出馆舍,走进大千世界,融入社会生活中。他说,京都国立博物馆一直在致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不同的人群做培训,这之中包括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有了他们的帮忙,在传播博物馆文化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佐佐木丞平说。

  事实上,在不少国家,博物馆在中小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参观英国的一些绘画艺术博物馆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组组的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围坐在名画周围,对大师的作品进行临摹。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馆长史蒂芬·马丁说,他们经常在馆内举办各类亲子讲习班,这种良性的互动有助于博物馆与观众建立长期固定的关系,把流失的观众重新拉回博物馆。而法国所有的国立博物馆都免费为教师和18岁以下的年轻人开放,同时还为他们组织专场的讲解。这就使得博物馆成为法国成年人的周末好去处,也成为学生们的校外大课堂。

  原标题: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博物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报 2018-05-18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