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6暑期“宅”情调研:七成大学生对暑假满意度低
2016-08-09 10:44: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在那些没有空调只有电扇、没有网络只有电视的时代里,暑期对于大学生而言意味着自由而放松。而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们,暑假又意味着什么呢?是西瓜、手机和WIFI,还是旅行聚会各种玩?近期大学生消费分期服务平台“潮贷”展开了全国大学生暑期生活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的“宅”生活。

  超过56%的大学生对于暑期规划选择视情况而定或是完全没有想法,两个月的假期将在无所事事或者没有清晰的规划中虚度;由于缺乏资金、缺乏感兴趣的活动以及迷恋于网络、手机等原因,五成以上的大学生在暑期几乎没有任何户外活动,每天睡到自然醒,不按时就餐,依靠外卖、零食等度日;近七成大学生表示对假期满意度较低,时常会产生无聊、懊悔等情绪。

  仅有12.95%的大学生在暑期有详细的计划并能够坚持执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在暑假到来之前,制定一个切实、合理的规划能帮助大学生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而产生负面情绪。

  而调研数据却显示,仅有12.95%的大学生在暑期有详细的计划并能够坚持执行,超过56%的大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或是完全没有想法,暑期多在无所事事或者没有清晰的规划中虚度。这个数据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适当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和管理意识。

  五成以上大学生暑期几乎没有户外活动,选择宅在家

  调研数据显示,59.83%的大学生在暑期很少外出或是从不外出,几乎没有任何户外活动,40.17.%的大学生每周进行两次以上的户外活动,缺乏资金,迷恋网络、手机,缺乏家长的关心和督促以及缺少同伴等成为不想外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本就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有着学习培训、外出旅行等消费需求,却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暑期花费依旧来自父母,有近两成的学生表示没有资金。暑期虽然可以用来学习外语、乐器等来提升自己或者会友聚餐、培养感情,但是超过三成的学生会因为缺乏资金而规避这些活动,选择宅在家。

  暑期依靠网络、手机等打发时间的学生居多,调研数据显示,47.08%的大学生每天上网5个小时以上,每天上网时长高达8小时以上的学生约20%,其中,在社交软件、看视频、听音乐这三个方面花费时间最多。

  互联网的确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大事,不去商场就能买到心仪商品,不必舟车劳顿就能和亲友无限畅聊……基于这点,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的“宅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开始在全球年轻人中流行,并逐渐衍生出“宅文化”。虽然“宅”是个人生活的自由选择,但是这一现象还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忧。

  在温州大学副教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朱浩亮看来,户外活动过少,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天天宅在家里,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邋遢、不修边幅,还会丧失对生活的兴趣。人生来就是群居性、社会性动物,需要通过社交获得自身、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而“御宅族”终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上去是把外界烦恼关在门外,却可能让自己更焦虑。同时,由于缺乏当面交流,还易形成社交恐惧,变得封闭、孤僻,甚至引发抑郁症。

(朱浩亮教授现场解读《2016大学生暑期宅情调研报告》)

  近七成大学生表示对假期满意度较低,会产生无聊、懊悔等情绪

  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6.8%的同学对于暑假满意度较高,认为暑期过得非常充实而有意义,近七成大学生表示对假期满意度较低,会产生无聊、懊悔等情绪。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交往的需要,对外界抱有期待,也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如果暑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自然不会产生无聊、懊悔等负面情绪。

  对于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们来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选择“宅”,最终都会由于自我价值难以实现而对此丧失兴趣。只有走出自己的小空间,进入现实的大世界,才能找到生活的目标。暑期想要走出“宅生活”,不妨从小事做起: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不能想睡就睡、想起才起,回归正常作息时间;多给自己创造接触外界的机会,从最亲近的人开始,比如和家人一起买菜、逛超市;约见知心朋友,逛街、聊天;制定旅行计划,定期出门旅行;通过掌握一门外语、学会一种乐器等修身养性的活动来代替上网,享受自我价值实现带来的巨大喜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