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改革先锋”于漪教育理念研讨会举行
2019-01-04 17:39:00
上海教育
作者:

  教育究竟应该是“育人”还是“育分”?语文学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触及的是教育中最根本、最现实的问题,也是“改革先锋”、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一直要求自己的教学骨干班成员时常思考的问题。

  作为语文特级教师,年近九十高龄的于漪一直认为,教育就是“育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有着优秀的人文传统,既有工具性,也承载着传承人文精神的使命。12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教育领域的学者齐聚上海,研讨于漪的教育理念。在这些学者看来,眼中有“人”、不断创新,是于漪教育理念的核心。

  会上,有学者提出,眼下,家长和学生把90%的精力用在了知识技能的训练上,“唯分数论”在学校和家长中很有市场。面对教育功利化现状,于漪时常呼吁,应该把快乐还给童年,把健康还给少年,把活力还给青年。昨天,她又再次提出:“‘育人’还是‘育分’?这个问题任何时候都要问。”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张汝伦说,于漪教育理念的特点就是“眼中有‘人’”,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也是于漪坚守几十年的教育理想。

  与于漪接触多年,张汝伦也被她对教育的初心所打动:“于漪从未谈起自己的学生毕业后高分考入什么名校、获得多少奖学金、成为政商界名流。她引以为傲的,都是如何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优点,通过耐心沟通与教导,让这些孩子的潜能得到发展,成为有突出专长的学生。”

  于漪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也再三强调:“教育的唯一目标是学生,是学生人格、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教育的本质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她认为,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工作者坚守的信条。

  作为语文教师,于漪一直通过语文教学来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上世纪80年代前后,全国范围内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工具化倾向。于漪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文化的深层编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必须用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孩子的心灵,而语文课就是教养和教化,这也是语文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市北中学校长陈军说,于漪对于“教文育人”的提倡直指“人”成长的心智发展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于漪对语文教育重要性的阐释至今看来仍然很重要。”张汝伦说,当今社会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家长到学校,都有轻母语、重外语的现象,这也使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功利。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智范说,高科技发展带来科学至上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导致人们比较重视看得见的功利性目标,造成语文教学“水土流失”严重——思想和情感的资源一旦流失,我们的后代可能成为没有人文素养的“空心人”,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本国语文教育的原因。

  学高为师,就意味着“教师要好学不倦,业务精湛,知识面广,文化积淀丰厚,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张汝伦感慨:“于漪就是这样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还是太少了。很多人大学毕业后不买书、不看书,上课‘炒冷饭’,连举例子都是一样的。他们本身就缺乏创新能力,怎么可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不论从事一线教学,还是负责管理工作,于漪都对教师教学有一个要求:必须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和哲学思维。在她眼中,语文课不能没有哲学思考。于是,大学哲学教授为她的骨干班教学学员讲课,也是常有的事。

  张汝伦这样评价于漪:“哲学使她成为一个‘脑子里全是问题的老师’。正因为于漪思考的问题层出不穷,她才会在教育工作中有如此多的发明和创新。”于漪善于思辨,在考虑语文教学问题时,总是能站在历史长河中,从宏观的视角进行思考,用丰富的课堂内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