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上海纽约大学毕业生 | 何梓晴——拥抱不确定性

http://shanghai.eol.cn/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6-11    

  何梓晴 2020

  专业:世界史(社会科学)

  金融学(商业与金融)  

  海外学习地点:纽约 华盛顿特区

  毕业中学:昆明市第一中学

  毕业去向:普华永道创新城市发展综合服务部

  2020届学生何梓晴发现,回忆起四年在上海纽约大学的点点滴滴,她的生活似乎都绕不开一个词。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常常提到‘不确定性’,”何梓晴说,“但如今我可以自信地说,‘好的,不确定性确实存在,但我差不多知道了该如何应对。’即便有意外发生,我也可以找到方法坦然面对。”

  从高二那年起,“不确定性”便开始成为何梓晴人生旅途中的常客。来上海纽约大学之前,何梓晴就读于云南昆明的一所传统公办高中。身为理科生的她有意在未来从事商科职业,同时对环境问题深感兴趣。所以当听说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修读各个学科领域的课程时,何梓晴便被深深地吸引了。

  但当时,上海纽约大学的首届学生尚未毕业。父母虽然从未阻拦她报考这所年轻的高校,但依然心存疑虑,何梓晴自己也有些担忧——学校离家很远,又刚成立不久,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自己和家人对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也不甚了解。


20168月,何梓晴(前排左一)与父母(后排左一、左二)和同样来自云南的2020届学生林禹彤、常译琪及其家人在迎新横幅前留影

  2016年春,何梓晴在上海纽约大学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校园日活动,并自此认定这里就是她的“梦校”。虽然父母仍有些许担心,但何梓晴记得,到了最终做决定的时刻,“父母告诉我说,‘我们相信你,也相信你有能力应对未来挑战,解决问题。’”

  何梓晴的大一生活的确充满挑战。“每周要阅读上百页英语材料。句子里的每个单词我都认识,但却读不懂整句话的意思,”她笑着回忆起初入校园时遇到的各种“拦路虎”,“当时我不适应环境,也不习惯饮食——所以刚开始真的有点害怕。好在逐渐结识了新的朋友,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一路走来,我也越来越了解自己。”

  随着专业学习和自我探索的深入,何梓晴逐渐发现自己对环境领域不仅深感兴趣,而且满怀热情。大二时,她成为了学生社团“绿色上海”的一员,负责组织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的活动,并每周与同学、学校教师员工一起照管世纪大道教学楼外的都市小花园。


2017年春天,何梓晴通过“院长基金公益服务”项目前往位于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响古箐,与云南省绿色发展基金会合作,重建金丝猴栖息地。何梓晴和随行同学一同种下了近300棵树

  除了修读商学和金融学课程外,她还参加了环境学助理教授李逸飞执教的“环境与社会”课,其间发现自己有兴趣深入探索该领域。李逸飞的教学风格和课程设计也教会她打破成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在李逸飞教授的课上,我们有很多互相讨论、交流想法的机会。这对我来说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因为它教会了我如何求同存异,”何梓晴说,“我们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不论结果如何,我们在讨论时都应当互相尊重,给出建设性意见。”

  李逸飞邀请何梓晴担任“上海项目”的研究助理,通过梳理各类历史文档研究水道变迁对上海历史及城市发展的影响。这项研究激发了何梓晴对公共政策的兴趣,虽然她认为自己当时对“公共政策”这一学科领域还不太了解。

  “我在文档资料中看到,政府过去曾有过这项计划,但没有真正投入实践。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之间的落差吸引了我的注意,随后我意识到,这一现象在每项社会议题中都普遍存在。所以我决定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看看能否有些新的发现。”何梓晴说。

  受公共政策这一新兴趣点启发,何梓晴决定前往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海外教学点进行海外学习。在那里,她广泛修读了环境研究和公共政策领域的各项课程,与其他公共政策“迷”们沟通交流,还获得在北美环境教育学会(NAAEE)和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实习的机会。此前,她在纽约校园进行海外学习,修读了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商学和金融学课程。


2019年春季学期,何梓晴与2021届学生邹思敏、2020届学生张珺安在美国白宫合影

  大学四年,她最喜欢的课程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商业与社会实践助理教授Matt Statler开设的“社会影响咨询力”课。在这门课上,学生们被分配到不同小组,实地参与项目实践。何梓晴所在的小组被匹配到纽约当地的教育非营利组织,为其设计商务计划,以推广全新的环境教育项目。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它指导我如何接触客户、撰写报告,以及分享最后的咨询成果——它极大地影响了我本科毕业后在该领域的职业选择。”何梓晴说。

  丰富的咨询实践经历为她赢得了2019年夏季和秋季学期在位于上海的集思共利企业管理咨询公司(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实习的机会,最终她将于毕业后在普华永道创新城市发展综合服务部就职。

  何梓晴表示,她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充满期待,因为为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完美融合了她的各个兴趣点。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未来在工作岗位上会遇到哪些挑战,但她相信,大学四年在上海纽约大学“自我认知”课堂中的所学,将继续为她指明方向,引导她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


何梓晴于2018年秋季学期同2020届学生常译琪和郑佳欣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上合影

  “在上海纽约大学的国际化经历让我有理由相信,未来不论去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我都可以想办法适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区,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何梓晴说,“在上海纽约大学,你会有动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得到灵感与启发,并感受到大家庭里不遗余力的支持和浓浓的关怀。”

  何梓晴提到,李逸飞教授在她的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和梓晴在她大一那年相识。四年来,我见证了她在学业发展和学校社区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努力付出,”李逸飞教授说,“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有爱心、有智慧、有正义感的全球公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