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上海中小学生课业簿册采用新标准 扩容行距抗近视
2012-02-08 15:03:00
作者: 上海商报

  上海市中小学全部按照扩容版新标准采购课业簿册。

  教辅书留空变大、练习本行距变宽,作文簿方格“扩容”,而且纸面变成了柔和护眼的浅黄色……开学第一天,沪上中小学生惊喜地发现,每天打交道的教科书、作业簿变大了。据悉,为防控近视,市教委要求,从本学期起,各校全部按照扩容版新标准采购课业簿册。

  开面比旧版明显增大

  练习簿行高不足、教辅书留空过窄,写作业简直成了“微雕”艺术,不仅手酸、眼睛累,越写眼睛离本子还越近……此前,关于上海市不少中小学生家长抱怨练习本行距过窄,进而引致孩子近视率走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

  对此,经过市教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新闻出版局和各行专家的共同努力,上海市地方标准《中小学课业簿册安全卫生与质量要求》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新标准不仅从纸张、格线设置等方面对作业本进行了全面调整,对于课业簿册的白度、光泽度、内芯格线规格、安全要求和产品标识等方面也做了强制规定。

  商报记者还了解到,新版课业簿册共分为中学一套5本,小学一套10本,开面都比旧版明显增大,颜色方面则要求课业簿册内芯格线颜色应选用浅绿、浅蓝、浅灰中的一种,小学生课业簿册优选浅绿、浅蓝色。而对于家长集中反映的课业簿册行距问题,新标准也做了细化规定,而且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眼睛发育和手部肌肉的的生理特点,还个性化地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了“等级划分”。其中,1至6年级的数学练习簿行距在0.9cm,比过去增加了0.2cm;2至6年级的作文簿方格大小为1.0cm×1.0cm,宽和高分别比过去增加了 0.2cm、0.3cm,1至5年级小学生周记簿行距1.0 cm,比过去增加了0.1cm。

  旧版练习簿如同“微雕”

  “以前做作业都像练"小字",有时还要用红笔在一旁订正或是记下老师分析的知识点,本子的留空本来就很少,密密麻麻再写上一堆,最后自己也看不清写的内容了。今天刚拿到新本子,觉得行距大了、看得舒服了,心情也爽多了。”正值下课间隙,建青实验学校刚刚升入初三的李同学兴奋地向商报记者展示着自己刚拿到的新版练习簿。商报记者看到,练习簿上的规格清楚地标识着25.4×17.9,整本练习簿为14页(除封面、封底)。此时,小李的同桌也掏出了老版的作业簿放在一旁进行比较。商报记者发现,除了页数不变外,老版作业簿的开面仅有19.1×15.3。

  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知道,一、二年级时小学生往往使用的是田字格本,三年级才会渐渐改用横条簿学习如何将字写小,所以,对于课业簿“增肥”问题,小学生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于是,商报记者又辗转来到了该校小学部。小四学生小沈告诉商报记者,他们很多同学刚开始用横条簿时都很不适应,因为练习簿行距太小,而且老师要求根据写字规范上下不许碰线,往往笔头稍粗点,整个字的笔画都糊在了一起,所以一直希望练习簿“空档最好能大一些再大一些”。

  对此,任课教师张老师也表示,由于统考试卷的字体和答题空白很小,将田字簿改成横行簿是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以后的考试。不过,行距突然变窄的确会让很多孩子难以适应,尤其是男孩习惯写大字,长期书写过小的字也容易加重视力疲劳,诱发近视。“现在行距增宽的新版课业簿应该能缓解孩子的不适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视率。”此外,该教师还表示,学校方面以后或会参考新标准对试卷上试题的行距、试卷用纸也进行微调。

  专家观点

  老版练习本加重视觉负担

  家长孙女士表示,自己曾做过测量,以前的横条簿行距为6.5mm,如果再按老师要求不能顶格书写,那么每个字的实际书写高度就要控制在5mm左右。“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小心翼翼,碰到笔画再多点的字就不得不头凑得很近,眼睛都要坏掉了。”

  对此,上海市中医医院眼科刘嘉立医生告诉商报记者,如家长担忧的那样,青少年近视率的增高确实与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用眼密切相关。而按照屈光发育规律,使用现行的新版本练习簿,即行距9-10mm的作业簿对中小学生而言,应该是可以承受的。此外,刘医生还表示,从一、二年级的大字体、大行距突然变成以前的“苗条版”练习簿,确实会造成视觉不适应,加重视觉负担,而现行的“增肥版”练习簿行距大小也能顺应三年级学生完成书本字体、行距一个由大到小的适当过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