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沪小升初“小五班”难治择校风难挡 呼吁教育均衡
2012-03-13 08:40:00
作者: 劳动报

  据报道,继叫停英语星级考、发布“证书禁令”后,“小五班”、“小四班”又暧昧登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眼下正是上海“小升初”的招生面试季,调查发现,与行政部门声势浩大的治理行动相比,择校风却俨然势不可挡。

  全国“两会”现场,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教育改革不能头痛医头。

  调查“小五班”:愈演愈烈

  从四年级开始办,某名校的“小五班”,开始只有5个班,但到今年3月之前已经增加到13个班。原因是,3月下旬和4月下旬的两次“小五班”测试,恰逢小升初报名面谈前夕。在家长看来,这是直接与升学挂钩的。因为根据以往的规则,这两次考试如果考了全优或者优良,进这所名校可能性极大。对家长们来说,读“小五班”就是花钱买机会。

  无独有偶的是,徐汇区一所中学的学生宿舍在双休日也都临时改成了“小五班”授课点。慕名而来的家长告诉记者,“今年小升初不能看证书,升学时,‘小五班’保险系数更高,至少优秀学员能够被提前推荐,得到面谈机会。”一位从四年级就送儿子来参加这家学校“小五班”的母亲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经过几轮测试,才得了一个A,其余都是B。“据说要2个A,才有推荐机会。”这位妈妈坦言,让儿子来读“小五班”就是为了这个名校的推荐名额,其他都无所谓。

  “占坑班”:禁而不止

  说到“小五班”,每一个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都会会心一笑。虽说上海市教委明令禁止,可一个个“小五班”却犹如雨后春笋,连绵不绝。家长们为了升学,也早就把各所名校的“小五班”摸了个门清——沪上“小五班”大约有2种形式,一种是老师退休后直接与原学校合作,另一种是由培训机构出面招生。有些学校可以一年开春季、秋季、寒假、暑假班4次班,也有些会开2-3次班,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招生方案,而且不仅有“小五班”,部分学校甚至还开出了“小三班”、“小四班”。

  许多“小五班”没有大名,也从不对外宣传,不少开了很久已有口碑的“小五班”今年报名开始以熟人、培训机构老师或是小学推荐为主。“一方面有一些比较好的经常合作的小学,会提前推荐优秀学生;另一方面由熟悉的小学、培训机构老师或者家长互相推荐。报名方式也不会公开,多数是口耳相传。”有家长告诉记者,最近“风声很紧”,大多数“小五班”开始不接受陌生的电话报名,但如果带着孩子去现场报名还是可以报的。上课和考试的信息,由老师短信与家长单独沟通,“如果录取了就短信通知,然后悄悄地让分批去办相关签约手续。”

  虽说从未受到官方认可,一直处于“地下运作”的状态,不过,在这条“小升初”产业链上,这个神奇的“占坑班”却始终屹立不倒。上海早年就取消了小升初统一入学考试,民办初中或公办名校为了争取到优质生源,会在招生时设置一道道门槛,在众所周知的“简历战”、“面试关”之外,“小五班”这个专门“对付”小升初的培训班不显山不露水地拔得头筹。特别是今年的“禁证令”发布后,家长们更觉得,“小五班”是他们“占坑”仅有的希望,俨然已成了搏名校的“华山一条道”。

  民办学校:抢生源求生存

  “小五班”在培训市场上的风起云涌,幕后推手——各大初中民校功不可没。对于为何要办“小五班”,校长们也理由十足——近年来,各类社会考证的证书含金量越来越低,光数学竞赛一项就有十几种证书。现在,很多竞赛变成商业活动,竞赛前先要求学生培训,收费;举行初赛,收费;参与决赛的学生人人有获奖证书。这样的获奖证书,即使没有禁令也早就失去参考价值。而在面试时,市教委规定只能“谈”不能“试”,这也让名校在遴选学生时犯了愁。

  一位校长坦白地告诉记者,作为民办学校,本身靠的是口碑,现在教育部门对民办中学招生的限制越来越多,“我们每年大概有1/3的学生是从‘小五班’里招上来的。因为,只有抢到优质生源,学校才不会被淘汰!”也有一些校长认为,优秀学生和家长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属于双方互愿。“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需求不一的情况下,家长要找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要挖好的生源,‘小五班’的走俏也就顺理成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