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李宣海:经济社会现代化必须以教育现代化为前提
2011-12-08 09:16:00
作者: 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

  教育,是每一个人幸福生活与成长成才的永恒需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创新进步和实现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当前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大步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文化大都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正按照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创新能级。这就迫切需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和文化引领。纵览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不难发现一条共同规律,就是经济社会现代化必须以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为前提。

  上海在中国教育近代和现代化的历程中始终扮演着领跑者的重要角色。2010年颁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确立了上海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这既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理念、体系、制度、政策和发展过程。综合上海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并借鉴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经验思考,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些基本的结论:

  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体现“以人为本”价值引领。追求上海教育现代化必须恪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要将促进学生成长、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城市创新等多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特别是要着眼于上海教育现代化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激发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能,使上海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追求“形神兼备”要求。教育现代化当然需要具有可测量的显性目标任务,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率、学校办学基本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师生比例、教师学历、科研学术成果等。这些指标体现了教育的“形”。但教育现代化更要体现教育的“神”,特别是办学理念、教育体系、教学模式、学校文化、管理体制,以及教师的道德和专业素质等,这些难以测量的目标任务,往往更能体现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高扬“与时俱进”精神。教育现代化虽然有其内在规定性特征,但绝不是凝固静止的,必定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进步不断提出阶段性可及的新目标、新任务。可以说,教育现代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推进教育现代化,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开拓创新永不止步。

  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确立“大教育”理念。我们必须从教育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思考教育现代化,任何一类教育的单兵突进都不可能达成教育现代化目标。要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统筹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现代化,统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现代化,还要努力克服封闭式思维,将上海教育现代化置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大格局和世界教育发展大坐标中来思考和谋划,做到立足上海、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努力成为全国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承担更大责任。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